中国机器网 - 机器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L.biz | 商业搜索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信息来源:jiqi.biz   时间: 2019-09-06  浏览次数:8

近日在东莞篮球学校任职的NBA外教Ron Ekker针对中国的篮球环境发出了质疑,他面面俱到阐述了目前中美篮球之间到底存在着哪些差异。这位外教目前一直在东莞篮球学校,他曾经执教独行侠、骑士等多支NBA球队。

Ron Ekker曾带领球队获得了600次以上的胜利。他以任职高中教练为起点,随后先后担任NAIA、NCAA主教练和NBA的助理教练。他执教过从高中到NBA的所有水平的联盟。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在他看来,中国篮球一直在发展当中,不过很多差异造成中国篮球的成绩远不如美国。那么到底有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情况呢,让我们看看这位NAB级别的外教说了些什么吧。

1.规矩?美国压根没有!

在NBA外教看来,马布里这样的球员在中国的球场上很可能不会存在,马布里成长在纽约街头,在这些地方长大的孩子打球无拘无束,全凭自己的技术与实战经验赢得出场时间。他们没有过多“规矩”,这也让他们跳出条条框框,可以的展现自己的速度、技巧。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而到了高中和大学,美国球员将会接受真正团队的配合和打法,也正因如此,他们不仅仅有技术,也知道怎么去合理利用自己的技术。这些球员会参加当地的各种比赛,包括AUU(全国业余联盟)和高中联赛在内,他们每年都能打不少于100场比赛。而这时候中国青年队的孩子们,只能听从教练的安排练习技术,不过这样的技术训练是没有对抗的,我们的球员非常规矩,一板一眼,不会有任何的变化。

2.一日三练成机器

典型的美国篮球训练一般都是一天练一次,每次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但在两小时的时间内,所有人都必须十分专注,而且这些训练环节都是真实模拟比赛场上的情况。反观我们的训练,每日除了常规的力量训练外,还有非对抗下的投篮、运球,折返跑等等训练。不仅每次训练拖得时间比较久,而且训练项目也十分枯燥。

球员们在这样的训练下,不免会出现偷懒、毫无斗志的情况。这一点当然很好理解,不过球员们会将这样的惯性带到赛场之上,所以你经常在CBA赛场上看到球员们散步,并没有很多热情和斗志。不过这一点在近些年有所改进,郭艾伦等球员的出现改变了原本死板的场上环境,而新鲜血液和理念的注入也让CBA变得更加有观赏性。但在郭艾伦刚刚出现的时候,他也曾遭到很多传统教练的反对和弃用。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很多球队甚至会花上35-40分钟的事件进行绕桩训练,这样的运球训练毫无对抗,也难怪在比赛中会经常被外援生断。其实我们球员的技术并不差,只是在训练中没有模拟实战发生的情景,导致身体对抗下球员无法发挥己的真实水平。

而且在平日的训练中,教练们也没有投入,还是按部就班完成训练工作。甚至会出现中途外出或者在一旁打的情形。教练们很少在训练中对于球员进行动作的纠正,可以说在专注力上,中美两国的差距十分巨大。

3.细节决定成败,教练是篮球高塔的地基

对于NBA球员来说,场上的很多反应、瞬间都是凭借本能做出的,姚明是中国男篮史上最为成功的运动员,不过他到NBA以后也有过十分挣扎的时期。姚明曾经说过:“NBA的节奏实在太快,刚去的时候很难适应。”在一些与训练情况不一样的事件发生时,美国球员能够处理得更加得心应手,这是很多国内球员所欠缺的。

在遇到意料之外的包夹时,美式球员左穿右插最后甚至能够得分,国内大多数球员则显得比较慌乱,总是容易在多人的包夹下出现失误。曾经有人发布过一则视频,视频中国家队教练带领后卫们在练习拍球,国家队层面上难道不应该去练习破紧逼,区域夹击吗?不科学的训练方式是阻碍我们未能走得更远的原因之一。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看看郭艾伦在美国期间的特训,外教都是按着棒子针对性练习上篮。还有各种强对抗下的运球突破训练。遥想NBA的库里,是如何和东契奇一起训练的呢。两人在训练中不仅要保证投进,还要保证每一球都空心入网,而拿球后呼吸的调整都是训练师的重点。在国内有几个教练能以这种模式训练?可以说教练才是篮球高塔的地基。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美国孩子一路成长到职业比中国孩子多打了太多高质量比赛了。在大家看来中美篮球之间还有哪些差距呢?欢迎大家一同互动哦。我是君子皆好球,我,看好文哦!

NBA外教谈中美篮球差距:打球死板如机器,中国难出马布里!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机器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