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于机械人的印象多于《攻壳机动队》,《机械战警》、《终结者》这样的科幻电影,认为它们都是高科技的产物,距离生活很遥远,殊不知半机械人早已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甚至于机械化已经开始打破传统人类生活的桎梏,我们的社会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看完你可能会低头看看脚边的蟑螂,看它会不会按照你的意图行动。
半机械生物的概念上世纪60年代就被提出了,它是指任何在有机体中整合了无机部件的生物,这样的宽泛解释来说,任何装了假肢的人类、佩戴人工耳蜗的弱听患者,都属于半机械人,可能这样说你会觉得没有什么,但其实机械化生物不止发展到这儿,还有一些比较奇异的操作。
就比如说假肢,很多人装了假肢只是能利用其行走,人可以把自己的意念转化成命令控制“腿”去移动,但并不知道“腿”的感受,好比它只是一根帮助行走的机器,算不上机械,但现在的义肢已经发展出AMI技术,也就是安装义肢的人能感受到义肢的状态,人与假腿之间是双向连接,真正将它变为身体的一部分,假肢踩到口香糖,人也会觉得难受,想要把它踢掉。
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半机械人是一个越战士兵,他因为中风瘫痪,科学家在他头上弄了一个脑机接口,将一块电极植入到他的大脑里面,帮助他恢复了一部分运动机能,有人在手臂皮层下植入了多功能的芯片,类似于NFC功能,不用拿出电子产品了,抬手就能扫,这一类是比较大胆的半机械尝试。可能是出于爱好,有些人还在手指尖植入磁性物质,这样就可以像低配版万磁王一样,用手机吸起铁勺等物品。
但操控还是机械化的最终目的,半机械生物的出现也是为了让一些指令更快的传输,比如美军想要研发一种可植入大脑的芯片,让士兵可以直接从大脑中的芯片接收作战指令、方位信息等。人类也改造出过半机械化“动物侦察兵”。譬如脑部植入电极和传感器的甲虫,可以判断环境中的危险因素并反馈信息。还有身体上装有机械部件的蟑螂,人类可以通过手机软件控制其行进方向。
未来是否真的可以制造脑机接口,在人脑中植入电极和芯片,让人可以更“进化”,但这也必定会面临伦理问题。新技术都是双刃剑,关于是否应该制造半机械人,还有很多值得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