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2021年广西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与实践展示活动在南宁市位子渌小学举行,来自全区75所学校共166支队伍参与展示。活动采用师生共创、现场呈现的方式,展示了创意编程、3D创意设计、教育机器人组装与编程、创意智造等引领性项目和特色课例,现场不少创意作品让人眼前一亮。

例如钦州市第三中学师生创作的壮乡机器人竹竿舞,机器人的着装参考壮族传统服饰色彩打造,穿上壮族传统服饰的机器人阿哥排在一旁抖竹竿,机器人阿妹则伴随着节奏鲜明的音乐翩翩起舞,动作灵巧又可爱。来自梧州市工厂路小学的师生则展示了他们的智能壮纹披肩创意,色彩斑斓的披肩既能装饰,还有按摩功能,可缓解颈部肌肉疲劳。

据了解,本次活动展示的项目大多以“壮族三月三”元素为主题展开创作。在教育机器人组装与编程项目,选手们以广西“壮族三月三”活动的某一情境为题材,创作了机器人唱山歌、自动抛绣球机器人等;在创意智造项目,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电脑编程、硬件搭建、造型设计等创作了一批以广西民族特色智造为主题的作品,如壮族三月三风情馆、智能音乐铜鼓楼等;在3D创意设计项目,学生们围绕民族元素和节庆文化,设计了百年铜鼓奖杯、壮锦民族灯、绣球景观灯等。
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国家专家组组长闫寒冰表示,本次活动结合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展现一批优秀的作品,检验了“能力提升工程2.0”在广西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学生借助此次活动运用stem数字工具来发展自己的能力,这对创新教育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引领。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