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成都最具“潜能力”科创企业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领先的全自主服务机器人系统方案提供商
成功入围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机器人名单
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凡创新”)总部坐落于电子科技大学旁,是行业内第一批具备算法、软件、结构及硬件层全链条机器人整体系统方案技术能力的企业,也是行业领先的全自主服务机器人系统方案提供商。越凡创新生产的FANBOT小贩机器人,是市面上第一款全自主智能零售服务机器人,在国内拥有最高的市场占有率。
2021年4月13日,红星资本局联合新经济发展研究院iNED发起了“寻找成都最具‘潜能力’科创企业”活动,越凡创新成为第一批入选企业之一。4月22日下午,红星资本局来到越凡创新成都办公室,刚出电梯就遇到全自主递送服务机器人正在测试上下电梯,一遍又一遍地进出,像勤劳的小人儿一样。
服务三大核心场景
已获200项授权专利
随着服务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如今在酒店、展会、大型卖场,机器人的身影随处可见。从曾经简单的“移动”,到如今能自主完成“任务”,服务机器人在能力方面有了很大提升。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企业进入服务机器人行业,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2020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研究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底,全国从事服务机器人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大概有14000家左右;到2021年,全球服务机器人的整体容量将达到131亿美金。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企业如何突围?如何进行技术创新以及迭代?如何满足服务机器人多场景的应用?成为行业面临的问题。
越凡创新CEO黄山在接受红星资本局专访时表示:“多场景适应本质上是一个技术向下兼容的问题。服务机器人企业要实现全场景输出产品的能力,首先要做到在复杂环境下的高性能稳定运行;其次要有能够支持大规模落地部署及运维的管理平台;再者,多场景的落地意味着多产品线研发效率的挑战;最后,满足场景需求的同时需要平衡性价比,要有足够的底层技术支撑成本结构的优化,输出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当前越凡创新主要聚焦智能消费服务、智能无人配送、智慧医疗服务三大核心场景。”黄山向红星资本局介绍,“三大场景本质上是层层递进和互相交叉的关系:智能消费服务场景,考验的是机器人在大面积、人群密集环境的稳定运行能力及基于数据智能的个性化交互能力;无人配送场景,更考验机器人的系统调度及响应效率;而医疗服务场景是两类需求的结合,需要具备完整的系统打通能力才能解决医疗环境的使用效率及安全性问题。”
黄山说:“越凡创新在三个场景的逐步推进,是整个全链条技术逐步完善和优化的必然结果,同时这些场景也是商用服务机器人最有价值的使用场景,符合越凡‘用更好的机器人服务将人们从低效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人机共存新时代’的企业愿景。”
“小贩”、“享递”、“知屏”
越凡创新推出三大系列服务机器人
黄山告诉红星资本局,越凡创新陆续推出全功能产品矩阵,旗下已发布产品包括:移动零售服务机器人“小贩”系列、全自主递送服务机器人“享递”系列、大屏移动服务机器人“知屏”系列及通用底盘系统KEYBOT。

据介绍,越凡创新向内通用的机器人底盘软硬件系统,搭载越凡自研的第三代机器人导航系统——HDLE system,提升服务型机器人易用性。从算法层面优化感知、规划、定位、控制和标定的机器人整体性能关键技术,解决行业目前对真实商用环境场景超大、动态物体超多、参数变化和交互判断都更为复杂的核心难点,让“小贩”真正成为了第一款落地到复杂公共空间的商用服务机器人产品。
而专为泛零售服务机器人研发的、基于微内核架构的机器人交互系统FAN OS,让场景客户的定制化功能扩展更为便捷;其自研客户后台管理系统,让机器人运行情况、服务效果一目了然。
同时,越凡创新引入新机制实现结构特异化与通用化的平衡,以完备的设计方案缩短开发周期,再结合数十个自研机器人标准化单元模块,实现灵活组合。
此外,越凡创新首先在机器人行业提出了“超敏捷开发”的概念,将机器人整机系统的产品化开发周期缩短至3个月。以高效率的方案,闭环验证保证产品方案的可靠性。并依靠自研算法系统和整机优化策略,使成本仅为同类型产品的2/3到1/2水平,降低客户的使用门槛。
据介绍,截至目前,越凡创新已获得近200项授权专利,成为2020年四川省首批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凭借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卓越的技术优势,越凡创新成功入围2022年北京冬奥会服务机器人名单,并中标中国移动5G机器人能力开放平台项目。
无人配送机器人订单已落地数百台
医疗服务机器人在成都多家医院上岗
随着行业发展,每一阶段都面临不同问题,这对各行各业而言都是避不开的“瓶颈”。对于服务机器人这样的高技术行业,又面临着哪些问题呢?
黄山告诉红星资本局:“当前业内问题主要总结为两点:第一,业内玩家技术能力良莠不齐,且全链条技术能力拥有者有限,未形成标准,重复造‘轮子’的情况非常普遍;第二,供应链成熟度较低,整合能力将成为下一阶段整机厂的竞争壁垒。”
对于服务机器人这个行业,黄山充满信心。他表示:“随着劳动力人口下降、人力成本升高以及疫情发生后对无接触式配送的需求推动,服务机器人已经进入了市场需求爆发的窗口期。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和上述行业问题的解决,未来五年内服务机器人将会成为和智能硬件一样普遍存在的劳动力优化工具,进入大家的生活。”
对于越凡创新,黄山更是信心十足,“越凡创新现在就是拥自主服务机器人从设计到研发到生产的全链条技术的玩家,这是咱们的优势嘛。另外,现在我们正在积极去链接上中下游的生态伙伴,打造完整人工智能生态供应链,提升竞争力。”
如今,人工智能已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而人工智能怎样才能更好地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相结合?怎样才能将其最大价值发挥出来?成为大多数人的疑问。对此,黄山认为:“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效率工具,云端智能提升决策效率,终端智能提升执行效率。无论是产品创造者还是使用者,要做到将其能力摆在正确的角色上,那么人机共存时代的自然会很快实现。”
黄山指出,越凡创新的愿景是“用更好的机器人服务将人们从低效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享受人机共存新时代”,这就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越凡创新无人配送场景的订单已经落地了数百台,累计递送超过20万单,递送成功率超99.5%,待交付订单数千台;其医疗服务整体解决方案已签约数十家三甲医院,在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二医院、三医院、华西医院等多家单位正式上岗,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患者与他人的接触时间与频次,真正意义上有效提升了医院的防疫效率。
红星新闻记者?许媛?费成鸿?实习生?向荣欣?
责编 任志江 编辑 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