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袁增伟 通讯员 徐祝睿 麦景通 洪晓星?

5月25日,2021年全国水下机器人(湛江)大赛落幕。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陕西、广西、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全国9个省、市、区21支参赛队参加比赛,并评出“声学图像目标检测”“光学图像目标检测智能算法”“ROV水下精准操作赛”和“AUV海底巡线竞速赛”等多个奖项。 据了解,本次产业赛(ROV)的一等奖赤甲红队参赛机器人,为水下机器人领域学习、计算机视觉等当前最前沿技术应用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工程能力。这台“赤甲红号”是第6代水下机器人,采用开放式框架结构,配备8台推进器,运动迅速,动作灵活,可以完成全自由度控制。同时,内置电池供电,无需依赖外部设备及环境,在短时间内即可放入水中进行作业。 ?
自2017年至今,全国水下机器人大赛已成功举办了5届,大赛已成为目前国际上唯一的真实近海环境水下机器人竞技高端赛事,而且逐渐形成了广东湛江南方赛、辽宁大连北方赛的南北双赛竞赛模式,是全国水下机器人领域的最高水平赛事,不仅评价指标更加精细,学术影响与产业辐射作用也在持续升级。?
本次大赛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湛江市政府与鹏城实验室主办,湛江科技局、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会承办,广东海洋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湛江湾实验室协办。大赛瞄准广东海洋创新驱动发展重点任务,依托湛江特色海洋创新体系和鹏城实验室这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对水下机器人作业性能与水下通信性能进行评测,考察水下机器人水下通信、精准巡航与智能作业能力(感知、控制、驱动、通讯),从中遴选优秀成果、发掘创新人才,以竞技激励科研奋进,以创新促进技术突破,以应用推动产业发展。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冯小静